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,学习成绩不太好,也就中等水平,为了督促他上进,我向他许下承诺,如果期末考试每科成绩达到80分以上,寒假就带他到香港去旅游。
那天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,我下班一回到家,儿子就兴高采烈地跑过来:“爸爸,你看!”
我接过一看,原来是成绩单,每科都是80分以上,还有90多分的,尤其是他一贯的瘸腿科——语文竟然考了89,真让我大大意外。正想表扬他,我仔细一看,那个“8”怎么那么奇怪,弧度那么生硬,在一张纸上,唯独这个“8”长得奇怪,我不禁产生了怀疑,但我没有马上发作,照例表扬了儿子。
晚上我给老师打电话核对了一下成绩,别的均属实,但语文考了59分,很显然,儿子把59改成了89。我既惊愕又生气,随即不知怎么做才合适。不可否认,孩子确实尽最大努力学习了,进步很大,我戳穿他不给他奖励,他肯定下学期就会泄气;但如果我不戳穿他、教训他,他养成撒谎的习惯可怎么办啊?我急于得到帮助。
专家解析
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有时为了挽回面子,有时为了不伤害他人,会说一些无伤大雅的谎言。直到有一天,发现自己的孩子竟也学会了欺骗,撒谎说作业做了,或修改成绩单等等,让我们气愤而不知所措,不知怎样管教孩子走上正途。
一些机敏、活泼的孩子经常把谎话编得天衣无缝,让老师和家长都信以为真。如果缺少家校沟通,他们的撒谎行为甚至很难被发现。好好的孩子,他们到底为什么要撒谎呢?
1.分不清现实和想象
这类谎言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中,他们由于心智还不成熟,分不清想象和真实,游走在期待和现实之间无法划清二者界限,容易把想象的事当成真实的事。例如他可能会对伙伴们说:“我爸爸、妈妈带我去北戴河玩。”实际上,孩子的意思是:“我希望爸爸、妈妈带我去北戴河玩。”“爸爸、妈妈,老师让我当班长。”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:“我要是当了班长,妈妈会多骄傲啊。”更常听到“我爸爸是大力水手,一脚能把房子踢塌,连警察都不是他的对手”之类的谎言,他们的夸张、吹牛充满了童趣。
2.家长太过严厉
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分数看得非常重要,必须要孩子考到前几名,否则就“家法”伺候。久而久之,孩子与家长情感生疏缺少沟通,面对把分数视为命根的家长,孩子不撒谎也很难。这时撒谎成了孩子的护身符,成了避免挨打、挨批而无奈做出的选择,时间长了,撒谎就成了一种习惯。
另外,还有一类平时的乖孩子,也会撒谎,由于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,孩子压力很大,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,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失望,也会撒谎,以此来保持自己在家长心中“乖孩子”的良好形象。
3.为了某种心理需要
像事例中的孩子,为了让父母带他去香港旅游而撒谎一样,许多孩子为证实自己的能力或为了获得某种权益,会蓄意说谎,比如:“老师今天在班上念我的作文了”、“我小测验考了第一名”等等。
4.为了中伤他人
一些孩子因为别的孩子得罪了他,而制造一些谣言来中伤他人,这类谎言发生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间。这类谎言不易识破,而且对他人有伤害力、破坏力,性质较严重,必须及时制止。
孩子撒谎的原因多种多样,那么怎样做到对症下药,纠正孩子说谎呢?
专家支招
(1)对于第一种认知力不成熟的孩子,父母不必担心。当你不关注这件事时,孩子就失去了杜撰的乐趣。他们还小,以至于不明白撒谎的含义,也意识不到撒谎是不道德的。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“坏孩子”的标签,不要把他们的吹牛夸张上升到品质道德的层面上,只要孩子不是经常性撒谎,只要不影响孩子的主流发展,家长不必忧心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。
(2)对于第二种情况,家长必须反思一下自己,平时是否过于严厉,对孩子的要求与惩罚是否不近人情。考虑一下是否应该给孩子“松绑”,给孩子减减负,减减压,毕竟你的希望不是培养出有道德品质问题的高分孩子。
有时候孩子撒谎是因为没有达到你的要求,他们认为撒谎比失败更值。这时家长要看看自己是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和错误的,是否能够接受不完美。
(3)如果孩子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经常对你说“妈妈,老师今天念我的作文了”之类的话时,你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,你可以说“我不认为事实是这样的”或“是吗,原来老师又念你作文了啊!”然后置之不理,采取冷处理。事后再给孩子讲撒谎的害处,孩子会听你的。
像例子中的孩子,撒谎是为得到益处,让爸爸履行承诺去香港,就像那位爸爸说的,不带他去吧会挫伤他学习的积极性,带他去吧就等于助长了撒谎这个坏习惯,怎么办呢?我建议这位家长直接揭穿孩子的谎言,然后告诉他,如果他没有撒谎,看在他各科都有很大进步的分上也许会带他去香港的,但他撒了谎就必须惩罚他,去香港改为去厦门旅游,总之让他明白撒谎不仅仅于事无补,而且会雪上加霜。
(4)如果孩子说谎是为了中伤他人,家长就必须坚决地表明立场,对孩子进行严肃的教育,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。
(5)尤为重要的是,父母要做好诚实的榜样,比如有人找你,你让孩子接电话告诉对方你不在等等。注意,你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。
(6)把唠叨变成行动。对于孩子的撒谎,有的家长唠唠叨叨,穷追不舍,其实,我们倒不如把唠叨化为行动,不要和他争论,也不恳求他坦白,只需告诉他,你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,以及你要采取的办法。比如你知道孩子谎称作业做完了时,你可以严肃地说:“我知道你没有完成,你今天必须完成它!”或者你也可以惩罚他多做一遍,让他知道撒谎的后果。这比你气愤地指责他更让他冷静,也更能解决问题。
|